各直属基层工会: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总工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会系统“区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我区各街镇总工会及行业工会的领导,加强对互联网头部企业工会的指导,总结全区各级工会改革创新经验,充分调动全区工会系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工作实际,海淀区总工会2023年继续开展“区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上级工会对口联系指导与发挥全区各级工会主体作用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促进工会系统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向基层倾斜,完成对口联系、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巩固深化四项重点任务,推动全区各级工会努力实现政治引领强、组织功能强、服务阵地强、制度机制强、作用发挥强的目标,把全区各级工会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在工会整体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要求
(一)政治引领强。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职工,以理想信念教育职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以先进职工文化感染职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北京劳动者之歌”等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承担起团结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发挥劳模工匠、最美职工、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提升全区各级工会党的建设质量。
(二)组织功能强。构建纵横交织、覆盖广泛的工会组织体系和联系、服务广泛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支持,加强全区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副主席作用。指导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同步建立健全工会女职工组织。认真落实“十百千”建会专项行动任务,积极推动属地互联网百强企业建会。探索“双沟通”工作新模式,因企制宜提供专属服务包。抓紧平台企业“重点建”,聚焦行业工会“行业建”,依托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兜底建”,积极探索适应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快递员等职业特点的建会入会方式,实现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有效覆盖。加强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劳动争议调解员、集体协商指导员等队伍建设,通过规范专职工会社会工作者日常管理、发展工会积极分子、争取社会公益岗位等途径,配齐配强基层工会工作力量。
(三)服务阵地强。贯彻落实全总《关于坚持公益性服务性方向推进职工服务阵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意见》,积极探索和规范职工服务阵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的实现途径,推动职工服务阵地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工人文化宫、职工服务中心建设。立足我区资源特色,加大职工之家、暖心驿站、母婴关爱室、职工书屋等服务阵地建设力度,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餐饮门店、连锁超市、物业中介、加油站等,推进“万家暖心驿站”建设计划,推树“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持续构建以普惠性服务和精准化帮扶为特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落实《北京工会“十四五”时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智慧工会、数字工会建设,借助区级融媒体,运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
(四)制度机制强。深化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机制,推动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和考核体系。完善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和定期接待职工群众来访、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等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区级厂务公开协调领导机构,推动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稳步推进头部平台企业和品牌快递企业的集体协商和职代会工作。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建立健全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法律监督、法律援助等维权工作机制,在有条件的街乡、园区、商务楼宇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工作站。深化“安康杯”竞赛活动,开展职业健康防护系列活动及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行动。健全劳动关系风险监测、分析、预防、处置长效机制,协助党政和企业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维护首都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健全落实“五个坚决”要求的长效机制,守牢“五个不发生”目标底线。
(五)作用发挥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围绕“五子”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区三平台”“三城一区”等涉及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深化首都职工教育培训联盟建设,选树“北京大工匠”,做大做强职工技能提升、创新项目、名师带徒等助推计划,团结引领广大职工在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助力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深入细致做好职工就业创业服务,落实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首都职工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工会+”消费帮扶、设立新就业群体维权服务专项资金等举措。聚焦“七有”“五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生活困难职工等群体合法权益,叫响做实职工互助保障、困难帮扶、送温暖送清凉等“工”字品牌,建立健全高标准职工服务体系,增强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完善工会参与基层治理机制,提升工会干部治理能力,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城市更新、疏解整治、回天行动和垃圾分类、物业管理、绿色出行等活动,努力在提升首都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中发挥工会作用。
三、重点任务
(一)对口联系。区总工会领导和各部门加强对街镇总工会、行业工会和互联网头部企业工会的对口联系、指导和服务。区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2个街镇总工会、1个行业工会和1个互联网头部企业工会,各部部长联系2-3个街镇总工会,实现对我区27个街镇总工会、4个行业工会的对口联系全覆盖。
(二)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基层、深入职工,围绕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健全完善工会组织体系、提高职工生活品质、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等重点工作,开展扎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既到工作局面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去调查研究,把职工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基层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三)解决问题。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逐项列出清单,提出具体举措,坚持内外协调、上下联动,共同推动问题解决。对于需要与党委、政府沟通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街镇党委通报,推动街镇党委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共同研究解决。对于可以利用工会系统自身资源解决的问题,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推动人力、财力、物力下沉,充实基层工会工作力量,加强经费保障,赋予更多资源手段。对于主要依靠基层工会自身努力解决的问题,要指导督促基层工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
(四)巩固深化。总结推广一批加强基层工会工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对区级工会中具有综合性、普遍性的难点问题,认真梳理研判,形成对策建议,强化顶层设计,推动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以解决。建立健全对口联系指导街镇工会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工会牢固树立目标导向为基层、力量下沉到基层、落实工作靠基层、推动发展强基层的工作理念,为街镇工会和基层工会提供精准指导和服务,真正使基层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四、组织领导
(一)落实工作责任。专项工作在区总工会党组领导下,成立相应工作专班,负责具体落实。各级工会要抓住有利契机,安排专门力量,做好与上级工会工作对接,及时请示汇报,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工会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对接上级、谋划本级、指导下级,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督导宣传。建立专项工作检查和通报制度,通过双月调度、季度小结、半年总结等方式,定期评估工作进展。加强跟踪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推进专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利用工会报刊网站、“三微一端”等宣传阵地,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工会专项工作取得的进展成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三)注重统筹协调。加强统筹安排,整合各级工会和工会机关内部力量,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加大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理解支持,营造开展区级工会工作的良好环境。
(四)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落实“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保稳定”专项行动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灵活采取实地走访、视频会议、电话联系多种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和对下指导。正确处理开展专项工作与做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附件:1.海淀区总工会“区级工会加强年”2023年专项工作专班组成及工作规则
2.海淀区总工会“区级工会加强年”2023年专项工作专班人员名单
3.海淀区总工会“区级工会加强年”2023年专项工作对口联系安排表